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大连市中山区快速增长的“加速器”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2021-06-28 14:43:12 |

工商联要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彰显工商联作为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的综合优势,做到团结联系更加紧密,服务支持更接地气,教育领导更有实效。”大连市中山区委书记王守宇日前在中山区工商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对工商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王守宇充分肯定了中山区工商联5年来带领全区民营经济人士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商联要持续深化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企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倾听民企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不断探索适应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融通发展实际需求的服务方式、手段和载体;健全企业家帮扶机制,做好帮助企业维护合法权益的工作;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雪中送炭,打造有影响的服务品牌。增强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

大连市工商联副主席赵峰代表大连市工商联到会祝贺并希望中山区工商联一要提高站位,牢牢把握工商联工作政治方向;二要抓好服务,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三要强化思想引领,努力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四要深化改革,切实抓好工商联自身建设。

大连市中山区工商联主席徐少峰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截至2021年5月,全区共有民营经济组织51506个,注册资本突破3071亿元。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该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加速器”,活跃市场的“兴奋剂”,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增加收入的“活源泉”。

5年来,中山区工商联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出建议和提案470余件,60余篇被评为人大优秀建议或政协优秀提案,提交社情民意600余条,撰写调研文章37篇。《发展智慧交通改善大连交通堵停车难问题调研报告》被市政协采纳;《关于推进电子垃圾科学回收处理的提案》等提案获得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关于发挥区域优势打造中山区“夜经济”的提案》等30余件提案被中山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并在《中华工商时报》等国家级媒体和工商联公众平台等新媒体上发表工作动态及会员先进事迹70余篇。

积极发挥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执委企业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举办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民营企业家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召开两地工商联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交流座谈会;连续3年发动50余名民营企业家累积帮扶100余名贫困大学生就学,共投入帮扶资金25万余元;连续3年赴水城区双贡村和黄果树村开展村企结对帮扶工作,共投入帮扶资金26万余元;累计产业扶贫意向8个,合作意向投资签约4500余万元;消费扶贫产业项目3个;实际落地项目1个,注册资本1000万元。

新冠疫情发生后,及时发出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倡议书,开设《抗击疫情,大连市中山区民营企业在行动》专栏,与区委统战部共同开发制作《勇者,为爱“逆行”》H5抗疫宣传片,受众100余万人次;联合团体会员开展《“抗疫”主题作品创作征集展览》活动;发动350余家民企和商协会捐款捐物,共计捐款捐物和减免租金5175万元。

中山区工商联分别建立了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的“两长”联席会议机制,完善了区工商联与“公检法司联动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三长”“四长”“五长”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依托区工商联法律事务专委会,积极开展法律咨询、维权调解等服务,认真落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还邀请区相关委、办、局领导介绍区情及经济发展走势,为民营企业提供经济信息。积极组织招聘会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指导完成6个街道基层商会组织换届工作,街道商会会长全部由民营企业家担任。全区6个街道基层商会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相继建立法律事务、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9个专门委员会。(记者周太友)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